精密仪器系2022年报考指南

一、专业剖析

测控技术与仪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信息技术的源头、基础和关键,是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的载体。电子、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信息与控制等学科的高新技术在这里相互渗透,测量和控制的新原理、新技术以及仪器的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网络化和系统工程化是我们探索的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新的测量原理与仪器本身就有数十项诺贝尔奖,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也对测控技术与仪器的人才需求提出了高要求。

在教育部统计学生就业率排行榜中,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名列前茅,社会需求广泛。不论你想要投身科研还是实业报国,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都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比较优势

来到精密仪器系,你可以充分信赖我们的专业实力。我系在国内首批开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实验室、清华大学教学实验中心以及与企业合建的联合实验室、教学联合实验室等基地。

选择精密仪器系,你也会拥有许多深造的机会。我系拥有全国最早设立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同时还在专业学位领域招收电子信息硕士生和工程博士生。

三、国际交流

如果你有出国交流和发展的意向,精密仪器系将给你提供充足的交流机会和广阔的发展平台。我们与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加州伯克利大学、普渡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多伦多大学、巴黎高科、柏林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众多世界著名公司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有本科生、研究生近40人进行出国短期访问或接受半年至两年的联合培养。 

四、境外深造院校

卡耐基梅隆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康奈尔大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杜克大学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

香港中文大学 

五、未来发展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80%以上有机会获得免试继续攻读博士或硕士研究生;约20%的本科毕业生前往国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少量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单位主要为国有企业、军工单位及科研院所等。 

六、就业主要方向

光电、测控、精密仪器、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 

七、知名校友

薛本澄

1955级,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中子弹负责人、第三、四代核武研制领导人。

隋森芳

1964级,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济

1965级,中国工程院院长、院士,教育部原部长。

栾恩杰

1965级,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航天局局长,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

高红卫

1976级,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

吴启迪

1978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专委会委员;原教育部副部长。

李晋奇

1978级,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董事长。

廉毅敏

1981级,河北省省委副书记。

王志军

1982级,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杨岳

1986级,江苏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李天初

1989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尤政

1990级,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王兆耀

1994级,少将,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

杨春宝

1994级,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北斗导航首席科学家,2021年全国劳动模范。

洪湖鹏

1995级,浙江省湖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尚捷

1999级,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服油田技术研究院院长,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

肖龙旭

2002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