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暨国际类脑计算论坛在FIT楼多功能厅举行。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主持会议。
副校长薛其坤致开幕辞,指出类脑计算领域是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清华大学7个不同研究方向的院系老师在施路平教授带领下,两年多来在类脑计算领域开展深入的交叉学科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树立了学校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研究的典范。

施路平汇报类脑计算研究中心过去两年的工作,提出研制世界一流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类脑计算系统的宏伟目标,并详细阐述相关的研究路线、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随后医学院教授宋森、自动化系教授陈峰、计算机系教授张悠慧、电子系副教授汪玉、微电子系副教授吴华强、材料学院教授章晓中分别以《认知计算神经科学》、《类脑计算系统的建模与编码》、《类脑计算软件系统》、《类脑计算系统芯片设计》、《类脑计算芯片工艺与集成》、《类脑计算器件与材料的研究》为题对类脑计算领域多个研究方向的工作进行汇报。

下午,国际类脑计算论坛由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电子与信息技术实验室(LETI-CEA)技术部主任芭芭拉·迪沙佛(Barbara DeSalvo)主持。来自惠普公司资深科学家、忆阻器发明者、美国脑计划主要推动者之一的斯坦利·威廉姆斯(R. Stanley Williams)首先对美国脑计划的相关情况进行简要介绍。随后,汉堡大学教授张建伟、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曾毅、北京大学教授黄铁军、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陈云霁分别就《类脑机器人的挑战》、《类脑计算智能建模与计算》、《基于早期视觉系统的视频编码》、《“寒武纪”机器学习处理器》做报告。
论坛最后,国内外著名学者对于类脑计算的历史、类脑计算的目标、未来类脑计算的发展都进行深入研讨并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论坛共吸引150余名国内外类脑计算领域的研究学者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