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仪学术讲堂-第十期

12月18日下午,由精仪系举办的第十期“精仪系学术讲堂”在9003大楼4304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堂邀请到深圳市微纳光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光子工程研究所所长李景镇教授作题为“原子时间成像技术的研究”的专题学术报告,李景镇教授用严谨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基于原子时间的飞秒成像技术,在瞬态相干快门技术、飞秒时域全息分幅成像技术、飞秒频域全息条纹成像技术、飞秒闲频光分幅成像技术等领域做了详细的阐述。期间参会师生与李景镇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学术交流。

原子时间覆盖皮秒到飞秒三个量级的时间范畴,是分子尺度内原子(振动、转动和移动)的特征时间。原子时间过程的成像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光学机械式和电子类成像技术不能适应原子时间范畴的高速记录要求,需要寻求新的成像原理、新的记录技术,需要“用光来记录光”,即全光成像或者称为非管成像。原子时间过程的成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景镇教授长期从事研究如何观测短时间(毫秒~皮秒)和原子时间(皮秒~阿秒)过程的光信息,研究时间放大的理论和技术,在毫秒级成像技术、微秒级成像技术、亚纳秒—皮秒级成像技术和某些光学前沿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成就,为有关国家重大科研工程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为国际上对光机式高速摄影领域贡献最为突出的11人之一(The 23thCHSPP),国际转镜式超高速成像技术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非管极高速成像技术的开拓者。

“精仪学术讲堂”是精仪系着力建设的一个高水平学术讲座系列活动,通过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学术讲座,促进学科交叉、促进学术交流、开拓师生的学术视野,同时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术科研兴趣和潜力,激励同学们坚定不移地走学术科研之路,勇攀科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