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仪学术讲堂-第一期

10月10日下午,精仪系第一期精仪学术讲堂在9003大楼四层大会议室举办。精仪学术讲堂旨在激发同学们学术科研兴趣和潜力、提高科研能力,激励大家坚定不移地走学术科研之路、勇攀科学高峰。本次讲堂由光盘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数据存储资深科学家施路平担任做客嘉宾,全系60多名研究生聆听了《信息存储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题报告。

施老师首先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信息存储的历史,甲骨文刻字存储、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印刷存储、图像存储、到如今的数码存储,同时运用绘画、照相等形式启发同学们以全新的定义理解信息存储准确性。接下来,施老师通过比较方法向同学们介绍了目前主流的三种存储方式:半导体存储、磁存储、光存储。半导体存储以闪存应用最广,已超过DRAM,成为市场占有份额最大的半导体存储方式;磁盘存储密度高,价格低廉,现代信息有70~80%存储在了磁盘上,但是磁盘存储有个很大的弱点是每隔三至五年必须备份,而未来存储越来越注重长寿命存储方式;光存储主要应用在CD、VCD中。

随后,施老师与同学们一起畅想了未来数据存储的发展方向,他指出,未来存储在短期内将会沿着高密度、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但是提高密度的方式存在一个存储极限,以现有的发展速度大概15-20年将会走到尽头,因此科研人员亟需开拓新的方向、运用不同的组合方式,以寻找未来存储的长远发展方向。最后,施老师与大家讨论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类人脑存储技术。

精仪学术讲堂第一期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开拓了学术视野,也为精仪学术讲堂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