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仪系校友访谈录

目 录(一)千名校友访谈之杰出校友 授业恩师 2

温诗铸:人生如诗业如铸 春风化雨育桃李 2

雒建斌:自强不息勇攀高峰 厚德载物深感师恩 5

(二)千名校友访谈之杰出校友 奉献人生 9

王忠厚:踏实做事 宽厚待人 9

郭杰:清华精神鼓舞我从逆境中起航 10

朱荣辉:无畏的追求 14

王成彪:务真求实的师者风范 18

郑力:博学广识 心系桃李 20

郝群:巾帼英雄 科研先锋 22

刘海涛: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24

高士明:十年积淀 厚积薄发 27

于江:心态平和 执着追求 30

梅贵:签约长春光机 共创机械明天 32

(一)千名校友访谈之杰出校友 授业恩师

温诗铸:人生如诗业如铸 春风化雨育桃李

单位:精仪系 作者:李承明月 韩见 周铭 徐天保

温诗铸 校友简介

温诗铸院士1932年11月出生于江西丰城,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获得了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留校任教后,历任机械设计教研室第一科学秘书、副主任、主任。1979年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进修。1981年以来,主持清华大学摩擦学学科建设。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摩擦学研究室主任、摩擦学研究所副所长、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研究领域涉及润滑理论、材料摩擦磨损机理与控制、纳米摩擦学以及微机械学等学科。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论文500余篇。所主持的研究项目共获奖24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技术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3项。2002年度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初见温诗铸院士,稍有些紧张,少许交谈后,温院士和蔼可亲的神态,幽默的话语,一扫访谈的正式气氛,更像是一位老者谆谆教导着一群弟子,温院士的真知灼见以及培养学生的经验之谈,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亦师亦友的大师风范,我们收益颇多的同时,也迫不及待的想要与大家共同分享这特别的教导以及访谈中的所得。

个人发展——“投入到时代发展的主航道,就无坚而不摧。”

回顾以往的科研岁月,温院士感慨良多,当时的条件那么艰苦,但还是有很多人热情的投入国家建设中去,以国家的需要为自己的目标,艰苦奋斗、白手起家,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科学研究,是要培养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而只有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需求结合在一起,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要干大事业”,温院士豪气的说道。这番经历,这番气魄,不正是清华精神的真实写照么。

学科研究——“人生的价值在于不停顿地追求!”

在谈到自己的科研经历时,温院士根据自身的经历总结了摩擦学领域的几个研究时期,各个时期研究对象的尺度差别比较大,为什么从一开始的膜厚达数十微米的流体润滑理论,转而研究膜厚为亚微米的弹流润滑,进而创纳米膜厚的薄膜润滑研究。温院士坚决而果断地说“人生的价值在于不停顿地追求”。他提到,现在有些人把自己的专业学习范围和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看的太重,一旦要涉及到新的研究领域时,便觉得胆怯,其实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培养了一种做研究的方法。对于未知的事物、未知的理论,我们要勇于探索,不断追求。不懂的东西可以去查资料和求教于能者,同时进行亲身实践,实践得真知。同时,温院士也给我们讲诉了当时实验室转方向的一个小故事,90年代初温院士根据自己的论证分析后,提出开展以纳米膜为特征的薄膜润滑研究申请项目经费时,5个评审专家4个反对,但温院士毫不气馁,带领大家从实验上证明了“纳米膜”的存在,完成从测试到机理研究再到应用研究的全流程,揭示出一种新的润滑状态,受到国内外好评。

提到做研究的准则,温院士说道科学研究要注重创造性、科学性、系统性和重大性,对这几点一一作了诠释,并结合自己做摩擦学方面的研究经历表明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对于分析客观现象的重要意义,指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的层次是不同的,每个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要明确指导方法,抓住主要问题,从点扩展到线,再到面,最后形成领域,才能做出有独创的完整的研究成果。

春风化雨——“因人施教”、“界面性能比表面性能更重要”

温院士不仅仅在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育人方面,也是成绩斐然。温院士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机械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生,筹建了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他培养的博士研究生雒建斌现为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负责人。1999年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国家发明三等奖(1996),省部级一等奖5项,共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20余篇,大会特邀报告7篇。

忆及当初见雒建斌时的印象,雒建斌的“不安于现状”和“学术上高的自我要求”给温院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今温院士依然清楚地记得雒建斌的求学经历和学习特点,他进入实验室的时候,正值实验室转变研究方向,雒建斌积极动手,钻研理论研究,勇于接受批评。在温院士的学术思想指导下,雒建斌的博士学位论文开创了润滑理论中以纳米膜厚为特征的薄膜润滑研究,取得了系统的重大成果。在评价雒学长的特点时,温院士引用专业术语幽默地说道,“他的自我要求很高,界面性能很好。在科学研究中,界面性能比表面性能更重要”。界面性能概括地指人与外界人或事的相处和协调能力,而表面性能指人本身的能力。

温院士对于学生的态度和培养,采取的是“因人施教”的方式。例如当年他在英国合作研究时,凡写信必给每个学生都附一个字条提出指导意见,温院士出版新书时,送给实验室每位老师一本,并附上赠言。其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为雒老师题的勉励词,要求他深入研究实践,在已有成就上继续前进。温院士对每个年轻教师、学生的指导也都是“因人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模式、方向的培养。

实验室建设——“四大金刚,八大罗汉”、“凝聚一个集体,方向聚焦”

说到摩擦学实验室的队伍,温院士强调了技术科研工作中为学科综合的集体力量的重要性。研究团队必须凝聚成一个集体,在学术方向上聚焦,才能做出成果。

去年正是摩擦学实验室建立20周年庆。温院士在今天的访谈中,也给我们说了说当时的情况,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温院士抱着“人生的价值在于不停顿地追求”的信念,以“总结过去,开辟未来”为题总结了实验室的成功经验:不断扩大研究领域;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研究方向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等。同时也提出了存在成果转化不足、工作效率太低等问题,对实验室未来的发展作出了指导,当时的总结讲话给了很多教授深刻的印象和启迪,纷纷表示要循着温院士的指导思想,努力建设自己的团队和科研方向。

幽默杂谈——“何止于米 亦非于杂 相期以茶”

温院士办公室的茶几案头上铺满的温院士闲暇时候的作品。访谈之中,温院士幽默的指着“何止于米 亦非于杂 相期以荼”说道,“何止于米”,“ 相期以荼”分别是冯友兰先生和季羡林先生的话,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米字的形态,如八十八,所以米寿就是88岁;而茶字形态恰如米字之上又加上艹字头,可推想到再加廿,成108岁了,这之中跨变太大,经历时间太长,我进行插值,加了句‘亦非于杂’,定了个98岁的中间目标。”茶几案头上还有不少类似这样的总结、感悟的小诗,意趣横生,非常的发人深思。

温院士很看重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有的学生遇到找工作、甚至谈对象方面的问题,也会跟他谈,学生的生活状况,温院士也都比较了解,有的毕业多年的学生还坚持寄来贺年卡,有机会来北京常来看望。阳台上摆放的两件看上去非常重的物品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温院士解释说是学生的礼物,自己亲自摆放在上面。

对于清华双肩挑的培养模式,温院士体会非常深。回忆起当年在清华学习的时候,温院士长期担任班长,组织着班级同学进行各种课外互动。温院士还担任过学生会文娱部副部长,负责组建文艺社团。温院士回忆说,现在看来,这样的学生时期社会工作经历锻炼了组织和凝聚能力,对后来的研究、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与温院士的一番谈话,让我们深受启发,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时时闪耀,温院士的睿智、幽默、富有启迪意义的话语又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温院士诗一般的人生境界,最后,温院士从自身的经历出发,总结了摩擦学实验室自成立以来的研究方向、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从现在的骨干教师正在研究的课题出发,充满自信,充满希望地展望了摩擦所的未来,期待着新的一代能继承和发扬清华精神,接过科研的圣火,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雒建斌:自强不息勇攀高峰 厚德载物深感师恩

单位:精仪系 作者:韩见 王志豪

雒建斌 校友简介:

雒建斌,199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获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现为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高性能产品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精微化、数字化新原理和新方法”项目负责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任委员。

2009年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摩擦学分会理事长雒建斌教授领衔的“超精表面抛光、改性和测试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项目,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针对超精表面抛光、改性和测试技术及其产业化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先进电子制造主要技术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核心技术更受到国外封锁的局面。该项技术用于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磁头生产商——香港新科实业有限公司、南科集团等著名电子制造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 求学:学海扬帆、书山快马

“温老师给我选的薄膜润滑方向是世界前沿的”

雒老师说他是幸运的,1977年恢复高考,那时他在读高中,经过几个月的复习,197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东北大学材料系,1982年获得工学学士学位,之后在西安电缆厂工作,由于刚刚经历了十年文革,企业需要大量的大学生,这些毕业生在企业也受到极大的重用。当时企业也都有规定,必须工作两年以上才可以报考研究生,怀着对知识的渴望,1985年雒老师考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系研究生,1988年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1年考取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温诗铸老师。雒老师说他的兴趣就喜欢做科研,而做学问就要到最前沿的地方去做最前沿的学问,了解最先进的科研技术发展方向,力争站在国际学术前沿,进行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工作。

谈起对温老师印象,雒老师说:在开学的第一周内温老师就叫他参加学术讨论会,温老师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培养为数不多的几名研究生身上,师生互动特别多,温老师对培养研究生尽心尽力,注入全部心血,研究室的所有学术活动都要通知他参加,多方帮助他来促进学习进步,读书研究的压力和动力都很大。

在这里各种思想互相碰撞,产生很多灵感,雒老师被清华的氛围所深深吸引,在这所历史浓厚的校园里,雒老师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仅用了一个多月调研文献,就做好了选题报告,得到温老师极大的赞赏。

温老师对前沿问题的敏锐观察和对项目的整体把握让雒老师深受教育,期间温老师去英国访问,还经常给学生们寄信,针对不同的学生在信中是一些些不同的小纸条。雒老师很自豪的告诉我们,每次温老师给他的小纸条最多,因为每次雒老师收到信后总会进行很多调研,针对问题提出很多想法,回复温老师。当时温老师敏感的意识到未来摩擦学的方向将从边界润滑走向纳米(薄膜润滑),雒老师博士课题选择的就是纳米薄膜润滑机理研究,而要研究纳米润滑首先要有纳米级测量的仪器,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温老师带着雒老师白手起家,亲自搭建了纳米级薄膜厚度测量仪器,实现了纳米润滑膜性能的稳定测量。该研究不断揭示出纳米级薄膜润滑的许多新特性,进而建立了薄膜润滑理论,在摩擦学学科上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最终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

二、 为师:良师益友、润物无声

“跳一跳去摘桃子”

1994年雒老师博士毕业,当时面临很多职业选择,也有很多高薪的诱惑,凭着一股科研的韧劲,雒老师选择在清华留校。雒老师把大部分精力都扑在科研上,是每天去实验室最早、工作时间最长的教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1999年成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雒老师很快从一名博士生转化为一名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雒老师认为,要把握好战略和战术的问题,导师不应该只看重SCI等发表情况,要结合学生的兴趣选择有战略性的课题。雒老师说给学生定一个“跳一跳去摘桃子”的目标能给学生以最大的动力,让他们经过训练之后可以成功的达到,达到一个目标之后,再提出新的目标,让学生通过一个又一个目标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雒老师十分注意对博士生入学初期适应期的培养,特别对于直博生,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在入学第一年有一些不适应,而导师经常对直博生们寄予很大的期望。这时候不能急于求成,先给他们布置一些具体的任务,慢慢培养、训练。 “在遇到困难时不断给他们鼓劲,相信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只要有恒心、有志气、有毅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实现自身的价值”。通往成功的道路是曲折的,不要害怕困难,关键在于坚持。雒老师说带博士生也是需要不断总结、积累经验的,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指导。

三、 创业: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是全国惟一一个拥有两个创新团队的实验室”

在博士期间就站在国际前沿研究了纳米级润滑膜厚度与各种工况条件之间的关系及其润滑机理,并自己动手设计制造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1996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纳米薄膜润滑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出的薄膜润滑是填补弹流润滑与边界润滑之间空白的新型润滑状态,该研究成果获得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8年雒建斌老师领衔“超精表面抛光、改性和测试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项目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面对这些成绩,雒老师坦然,这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一个科研项目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必须由一个团队集体攻关,一个一流教授最看重的,是有没有和谐人文生态的科研环境,能否建立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来实现他们共同的梦想。雒老师说: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支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研究团队,研究人员分别具有机械、材料、力学、化学、光学、仪器仪表等专业背景。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师汇集,有很好的科研条件和良好的合作氛围。讨论问题就是一种很好的精神体验,从温诗铸老师任首任摩擦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起,当时学校的资金紧张,科研经费不足,全体教师和研究生一起设计制作测量装置,目前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充满朝气,富有战斗力。已经形成了包括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奖励计划等中青年教师所组成的研究团队。2005年,以实验室主要成员为主的研究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2007年,以实验室主要成员为主的研究团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实验室与国际学术界联系密切,国际交流频繁,定期召开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所从事的研究与国际科学技术发展同步,在同领域的国际学术界有相当的影响。

四、 求索:任重道远、厚德载物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摩擦学国家实验室应该首当其冲”

“从SCI影响因子3.0以上的论文来看,摩擦学实验室可以排到世界第二位;从引用情况看,可以排到3-4位”,雒老师自豪的谈到。近年来,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总装备部创新研究计划等一批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在纳米薄膜润滑实验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成果;在分子膜流变特性和混合润滑理论研究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在原子级光滑表面加工和表面改性方面取得一系列应用成果;在转子轴承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在微纳尺度下的表面/界面摩擦学行为研究面取得创新成果;表面效应研究获得创新成果;研制出多种高水平科学实验仪器和设备。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在原始性创新方面还做的有点不足,我们还不是发展的主导或中坚力量,我们要始终站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要让大家在世界上听到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就知道我们所开创的某一点领域”,雒老师语重心长的说道。

在访谈结尾,谈及对青年学生和百年校庆的寄语。雒老师说青年学生一定要有理想、有目标;制定目标容易、放弃目标也容易,要不怕吃亏,毫不懈怠,科学的道路有触碰暗礁的危险,也有一望无垠的辽阔,关键在于坚持。清华的荣誉是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有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在努力拼搏和奉献而换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荣誉的受益者;我们更要维护清华二字的信誉度,踏踏实实做事情,严严谨谨做学问,每个人都作最好的自己,国家的科研实力、经济实力自然就上去了。

“在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国家重点实验室更要首当其冲”。如果把科技创新比做一条河,那么原始性创新就是这条河的源头。目前在整个社会各个领域确实或多或少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气氛,追求物质利益已发展成为一股社会风气,处在这种氛围中的科技界当然也非世外桃源,势必会受其影响。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有毅力,一丝不苟,“要真正的迷上科学研究”、摩擦学实验室在部分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但整体上仍需完善创新投入和成果转化机制,我们仍须不断努力,为清华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添砖加瓦。

(二)千名校友访谈之杰出校友 奉献人生

王忠厚:踏实做事 宽厚待人

单位:精仪系 作者:李承明月 徐宁汉 郑睿童 许默涵

王忠厚 校友简介:

王忠厚,清华大学1962级校友,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仪系光学仪器专业。曾任西安光学精密机械所光谱成像技术研究室主任,现任光谱成像技术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安光学精密机械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光谱成像技术、水下摄影摄像技术、光电探测技术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约采访,笑容可掬的王学长完全看不出已六旬有余,学长1973年服从组织安排,来到西安光学精密机械所工作,是当时毕业的同学中唯一一个做光学设计的,作为北京人,在祖国的西北一待就是四十余年,对此,王学长的回答是:祖国哪里最需要我就去哪里。

勤奋学习 全面发展

忆及当时在清华的学习岁月,学长说,清华当时对学习要求特别严格,只要一门不及格就会留级,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完全不用督促。学校在学习之余也安排了很多的活动,有在工厂实习,那时与现在不同,在工厂实习都是做实际的产品,不合格也是要负责任的;在夏天,有时候还要到北京的郊外帮助收割麦子。在学校,无论老师和学生都非常的勤俭,没有教科书,老师就去图书馆借或者自己买,教材通常是用完后再收回,下一届同学继续使用。

在清华的学习生活给学长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学长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精仪系的学科分类,精仪系共有四个专业班,2个机械,1个光仪,1个精仪,一直以来,精仪系的基础课程都设置的特别多,相比较来讲,现在还减少了不少,据学长介绍,在当时,冶炼技术也作为了基础课程。在所有课程中,学长对严瑛白老师的应用光学课印象特别的深刻,讲到当时采用手摇计算机手动进行光线追迹,比起我们现在直接采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几个程序实现光线追迹来讲,要辛苦得多,但对于知识的理解,却要来的深刻,学长提到工科的学习要特别的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转化。

不仅清华的学习生活给学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华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也让学长非常难忘。当时的体育老师是马约翰老师,在他的倡导下,清华的体育如火如荼,学长爱好打篮球,也参加了航海协会,在清华求学的日子里,经常去昆明湖参加划舢板等训练,讲起这段故事的时候,学长感到非常的高兴,也鼓励我们不要只做书生,而应该秉承蒋南翔校长“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信念,全面发展自己。

克服一切困难 服从国家安排

从清华毕业后,学长被分配到了国防科工委,与30名同学先被派往安徽农场锻炼1年,即使是在安徽农场里,由于清华的学生做事情讲求方法,讲求效率,无论是修水渠还是挖土方,都完成的很快;后来由于国家的需要及学长所学的相关专业,被调入组后勤部,负责在陕南山区中建光学仪器厂,在当时白手起家的情况下,学长不仅负责组织与后勤工作,还要与工人们一起学习光学工艺,光学工艺种类比较多,工人们一般分别负责学习,而学长作为总工艺负责,所以的工艺都要学习,都要掌握,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只过了1年的时间,就可以完全复制分划板刻线机了。

随后,学长又被调入西安光学精密机械所,从专业来看,学长更善于也更倾向于从事机械设计方面的工作,但所里迫切需要光学方面的人才,学长从国家、单位的需求出发,在西安光学精密机械所开始从事光学设计、光谱仪等方面的研究,学长回忆说自己现在是班里唯一一个做光学设计的,大多数同学都在做测量方面的工作。在学长看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能为祖国做贡献,满足祖国、人民的需求,就是值得高兴的事情!青年学子应该把祖国的需求与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不断努力为清华增光

访谈中,我们提到“清华光环”的现象,学长回忆说,在当时,清华光环现象不是特别明显,大家都很踏实,现在来看,清华的学长们为清华的同学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是很好的,社会很看好清华的同学,但真正要做好,还要靠自己努力,工作与学校不同,在学校,就要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在工作岗位上,要踏实苦干,创造新的业绩。

最后,学长以“不断努力为清华增光”的题词,勉励我们新一代的清华学子不断努力,刻苦学习,以祖国的发展为己任,发扬清华精神,为百年清华增光辉!

郭杰:清华精神鼓舞我从逆境中起航

单位:精仪系 作者:谢晓丹 李承明月 桂丽丽

郭杰 校友简介:

郭杰,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清华大学精仪系75级系友。现任内蒙古金川保健啤酒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驻北京办事处主任,欧姆系统株式会社、MST软件株式会社北京联络处首席代表。

作为金川保健啤酒主要研制人,打响金川保健啤酒品牌,使“金川”商标无形资产达6.8亿。拥有多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十几项自主知识产权,并转化为生产力。学术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文章各达百万字之多。发表中国第一篇在世界啤酒大会上的学术论文。接受过中外几十家媒体的专访。被授予“华夏赤子”、“科技英才”、“共和国优秀人民公仆” 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嘉奖。

初见郭杰学长,就着迷于他平淡的笑容。那笑容于沧桑中显出从容,久经风雨却又平淡是真。凭直觉,这肯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清华人,能走到今天,是清华精神鼓舞了我。”谦逊的话语,更引起了我们的好奇,这就是金川保健啤酒研制人、具有传奇色彩的“啤酒王子”郭杰么?他和清华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安静坐下,听学长娓娓道来……

清华四载,人生奠基

郭杰是1975年保送清华的工农兵学员,精仪系机械制造专业。那时是计划经济年代,物资比较匮乏。但郭杰回忆说,到了清华,一切便都是美好的——尽管那时的条件和现在没法比。在访谈中,郭杰给我们描述了他的大学生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年长自己的同学像兄长一样帮助你爱护你。”老师的关心也无处不在,师生间有着深厚的感情。提到印象很深的一门专业课程,郭杰讲到,专业课老师为了给他们提供补充教材,就用蜡笔一笔一画刻写,再用油印机印出来,装订好发给同学们,当时戏称其为小人书。那时的生活很简单,国家补助的十八块五毛生活费让来自贫困家庭的同学可以吃好无忧。“我来自牧区,能到清华学习,觉得非常满足,希望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在学习上。”

在学校里学习,不单单是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是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丰富自己的内涵。清华正是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有着优秀的人文传统,并不断鼓励大家提高与实践。现在回想起来,郭杰觉得正是在清华的那几年时间,给他的人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清华是最好的高等学府,清华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老师的一言一行,学校的一政一令,无不滋养着我的人生和心灵。”郭杰感言,在清华他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智慧,培养了能力,丰富了人生。走向社会以后,这些东西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清华精神鼓舞着我在后来人生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奋勇前行。”

扎根内蒙,无悔抉择

1979年,对郭杰来说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头,那年他从清华毕业了。当时号召工农兵学员“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他被分配到了内蒙古巴彦高勒镇的一个小型机械厂。那是北京沙尘暴天气的四个源头之一,气候条件恶劣,当地人戏称,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6个月。由于当地条件艰苦出乎郭杰的意料,一开始他确实感到有些失落和迷茫。但随后他马上转变了思想:既然已经分到了这里,就脚踏实地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吧!

于是,郭杰坚持了下来,勤勤恳恳地工作。刚工作两年,就设计制造完成市场需求的家用、惠农产品两项,完成国标技改产品一项。工作局面很快打开,并任技术科长,他的出色工作还得到了高层领导的肯定。

1982年,郭杰调到巴盟刚刚兴建的金川啤酒厂担任设备科长。厂里负责人赵焕然是一个“爱才如命”的好领导,就是他邀请郭杰到金川去做设备科长的。“金川提供了一个干事业的好平台,放手让我去干,”一向认真负责的郭杰,在新的岗位上仍然拼命工作,一丝不苟。

八年病痛,涅槃重生

但是,就在建厂工作顺利开展、设备即将全面投产运营的时候,病魔却向郭杰逼近了。郭杰说,当时学的是机械,不了解化工方面的知识,没有防护意识。由于在发酵罐内壁涂料施工中长期直接接触有毒物质,在工程终于顺利完成的同时,他却病倒了,不得不放下热爱的工作,到北京就医。那年他刚刚31岁。

北京人民医院检查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血液中毒,危及生命。辗转多家医院,下达病危通知数次。忆及那时的生活,郭杰觉得真是非常地难熬。一个是这么年轻就不得不每天躺在病床上,而且康复没有预期;另一个就是实在是疼痛难忍。郭杰讲道,当时的主治医生对同一个病房里喊着要死要活的病人说,“你们几个人的病痛加起来也没有他一个人的厉害。只要郭杰能活,你们都能活。”可是,医生的鼓励也只能增加一点点的勇气,郭杰坦言当时确实有想过了断生命。那时,金川的事业刚刚起步,企业正处在最困难的创业阶段,可是金川要不惜一切救这个“舍命为企业工作”的年轻人,厂里从厂长到员工都给予郭杰经济、道义、情感等全方位的支持。想到金川的恩情、“金川人”的恩情,想到国家、父母培养大学生的不易,郭杰从此更加地顽强和坚毅。正是爱的力量和他坚定的信念,托起了他新的生命。

经历过病痛,经历过生死,郭杰感叹那个时候才深深体会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真正内涵。“拼命工作、拼命锻炼都不好,关键是要可持续。”访谈中,学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对学弟学妹的深情关爱告诉我们:以透支生命为代价的拼命工作不可取。他也提到当时在清华的经历:总感觉自己一个年轻人,好像健康问题是一个遥远的事情。他鼓励现在的学子,在勤奋刻苦学习的同时,也一定要把身体锻炼好,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逆境起航,助推金川

1994年,身体逐渐康复,本可以享受厂里工伤待遇、轻松生活的郭杰却选择了从零开始,怀着报答企业报答社会的心愿,开始在北京推广“金川”品牌。在北京,他一个人开拓市场是艰难的,他集科研实验、项目申报、市场调查、品牌推广、招商扩建等多项工作于一身,俨然一台多功能的“永动机”。然而郭杰并没有觉得辛苦,他感言,当时只是特别希望能在受了企业的恩惠后,为企业创造财富。所以他艰辛并幸福着,艰苦并快乐着。

金川啤酒厂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却由于地理等因素,一直是小规模经营,没有拓展开道路。在一次与厂领导的交流讨论中,他得到了不少喝过金川啤酒的人都反映有些病症得以缓解的信息。就这样,郭杰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啤酒保健!并围绕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的理念,与厂主要领导一起为金川啤酒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计划,独自一人在北京开始了二次创业。

可是,创业、创新并不容易,尤其在当时“保健”在中国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有人支持也有人冷眼相看,甚至反对。面对压力与困难,郭杰丝毫没有放弃,他阅读了大量酿造学、医学、生物学的专业文献,独立或合作完成了一些科研成果,并最终通过科学实验证明了金川啤酒的保健功效,研究成果得到了业内专家的普遍认可。至此,他为金川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金川保健啤酒先后被批准为保健食品;列入科技部成果推广计划项目;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绿色食品。2000年,金川作为行业代表赴往美国参加了世界啤酒大会。《中国金川保健啤酒的保健功能与机理研究》是中国第一次在世界啤酒大会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为中国啤酒行业实现了零的突破。2001年金川高科公司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金川关于“微量元素对机体应激反应的调节机理研究”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2004年,郭杰的另一项专利产品金川益生啤酒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保健食品。2006年金川的品牌价值达6.8亿元……一个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在社会上、在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加。

创新突破,事业辉煌

八年时间,如何把一个边疆小企业打造成了业内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小企业也能出大成果,小地方也能走向世界的大舞台。尽管每个人所遇到的情况都会不一样,但这其中的创新思想,期望能与同学们分享。”郭杰一直强调“独辟蹊径、独领风骚、独树一帜”的思维模式在其中的重要性。

金川能够走到今天,“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方针及行动是它的奥秘所在。“啤酒酿造工艺学的常规认为:水中所含矿物元素除对啤酒的口感、酵母代谢产生影响外,还会引起离子沉淀、微生物沉淀等等,经过水处理后的酿造用水硬度通常不能超过8个德国度,否则出来就是‘一锅粥’,认为那就不叫啤酒了。”但是金川保健啤酒勇于向传统思维挑战,最终用事实证明,通过独特的工艺可以打破禁区:经特殊处理,啤酒液中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宏量元素,既保持了啤酒的口感、色泽、外观,又赋予啤酒不可多得的保健功效,产生了1+1大于2的非常效果。从一个机械方面的技术能手到生化领域这一综合学科的专家,郭杰用他的成功经历启迪我们:只要能力、基础打扎实了,勇于挑战自我、开拓创新,坚持不懈,即使是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领域,也一样能做出成绩。

君子厚德,平淡是真

面对荣誉和光环,郭杰始终保持着谦虚、平和的心态,也一直坚守着一颗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多出一份力的赤子之心。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力,他将所有的光环和荣誉都给了集体,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在郭杰的办公室里,他自己的许多研究成果、论文等原件,在公布于社会时都署上了其它“金川人”的名字,这是他心感金川之恩、全心报效金川的独特方式。

如今他虽早已作为“引进人才”落户北京,并且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他仍担任着金川驻京办主任一职。金川的工作,他依然是责无旁贷。郭杰对守护金川有着自己神圣的信念,这份信念承载着信任与责任、厚爱与回报。曾经,企业、社会的爱成为支撑他走过人生低谷的精神后盾,成为他励志创业涌泉相报的原动力;如今,他要把这份浓浓的、持久的爱发扬光大,不仅仅对金川,更要对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郭杰在北京创业工作的15年间,一直坚持从事公益事业,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也从未间断。

“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责任感的人,一定是一个很幸福的人。”郭杰感言,“厚德说的就是这种爱心,这种责任感。”郭杰朴实的话语让在座同学深受感染。

访谈的最后,郭杰微笑着总结说,“走到今天,我切身感悟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美好境界,而我自己也收获了快乐。”听完学长的讲述,我们由衷地生出敬意,而我们也仿佛领悟到了,为什么这位清华学长的笑容会那样迷人而纯粹。

同学感言1:

访谈活动之前了解了郭杰学长的一些故事,包括他与病魔顽强抗争8年的故事,以及在北京独立打拼15年的艰辛历程。曾难以想象是什么样的精神与信念让他在困难面前如此地傲骨与坚定。然而,在访谈中郭学长的点滴讲述让我渐渐明白,其实,一个人,当身上承载了别人厚重朴实的爱时,简单的平常心、踏实心、责任心,渴望回馈社会以爱的想法就会让自己有坚定不移的勇气,有源源不断的动力。郭学长事业的辉煌、人生的成就,只是一个平凡人在踏踏实实地践行着清华精神、践行着人生信条。

同学感言2:

能力比知识重要。我从郭学长的经历中更加读懂了这句话。知识的储备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学习知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思维创新的能力,往往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趁着在学校念书的美好时光,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给予的丰富资源,多向那些学术大师、人生大师取经问道,汲取生命智慧的养分。

(本文由清华校友总会提供素材,谨表谢忱)

朱荣辉:无畏的追求

单位:精仪系 作者:赵冶 汪旭

朱荣辉 校友简介

朱荣辉,湖南娄底市双峰县人,1963年出生,1975年至1979年在双峰一中就读初、高中。恢复高考后,是双峰县第一个考入清华大学(1979年)的高材生,并从本科-硕士-博士,一待就是十一年。1990年至1992年,任德国Philip—Holzman公司北京燕莎中心工程部总工程师、工程总监。1992年至1998年任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大中华区高级营运经理,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作访问学者。2000年,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北京美髯公科技公司,兼任清华大学精仪系客座副教授,北京市电子政务专家组专家、上海市电子政务顾问等职。当年承建完成中国第一数字政府“中关村数字园区”,2001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电子政务大会并发表演讲,2003年获北京抗击SARS突出贡献奖,当选为全国信息产业劳模,并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04年获北京第二届优秀留学人员创业奖,2005年获国家软件杰出贡献奖,并创办北京创世奇科技公司,2006年获“中国软件行业十大领军人物”称号。现任北京美髯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见朱荣辉校友之前,就了解到他有着关公似的胡子,对其的传奇经历亦有一定的了解,据说每一个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会被他身上那种“行胜于言”的精神所打动。而后历时2个小时的访谈,朱博士以其亲切、生动而又不乏幽默的语言将这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娓娓道来,令我们大为折服和感动。

少年时光

朱荣辉出生于我国经济特别困难的1963年,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科学技术滞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童年时期,他随担任地方干部的父亲在农村生活,为农民捡过狗粪;经常为农民插田、除草、割禾、捡柴、打猪草;学校校舍翻修,为学校挑砖、挑瓦、挑沙子,肩膀上磨起了血泡;他多次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学雷锋,访贫问苦,学工学农,勤工俭学等活动。儿时的朱荣辉和生产队里的小朋友一起放牛,他常常会躺在山坡草地上,看着天上翱翔的鹰,幻想着自己能像鹰一样冲出山沟,自由飞翔。通过与农民、与社会的接触,亲眼目睹并体验农民贫穷饥饿的艰苦生活,小小年纪的朱荣辉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成为强者,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在双峰一中读书时,他多次在校、班团活动中表示:要发奋读书,将来报效祖国![1]

朱荣辉中学就读的双峰一中是一所誉满三湘的著名中学,正是在这样的学校里,为其儿时梦想的实现提供了基础。1978年,15岁的朱荣辉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放弃了这个机会。第二年,时年16岁的他即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这是其人生当中清华园十一载的开端。

清华岁月

16岁的他只身来到清华园,从本科到硕士,直至博士毕业,一待就是十一年。他所在的本科班级当时只有两个人读完了博士,另一个是易红,现任东南大学校长。当问到他当时是怀着怎样的信念坚持下来的时,他说道:我很喜欢看武侠,读书就跟练功夫一样,只有把功夫练到家了,才能出手不凡。的确,在清华这十一年当中,朱荣辉练就了一身好本领。

在清华的岁月里,他不局限于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博览群书,利用两年多的时间阅读了图书馆里大部分文史哲书籍。除此之外,他还涉猎了物理学、量子力学、热学、电工学、电子学等。在学习工科知识的同时,还补充学习社会学的知识,如法学,人际交往,心理学等。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清华期间,练就了两门高水平外语——英语和德语,这也为其以后投身外企和求学海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华就像一座宝藏,他徜徉其间,静心挖掘。他在回忆这段岁月的时候,说道:有些学科只需要知道其基本的原理就足够了,而文史哲的知识确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需要花时间花精力。

朱荣辉本科毕业以后,在清华大学精仪系制造所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王成虎老师,硕士毕业以后,继续读博士,在清华大学设计所师从唐锡宽老师。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而且又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他完全可以毫不费力的找到很好的工作。但他依然坚定自己的信念,经受住各种诱惑,直至博士毕业。博士期间,他仅用了一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的撰写,利用剩下的时间来阅读更多的书籍。在校期间,他多次被评为北京市以及学校、系里的“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干部”;在博士考核中获优秀奖和高校“光华”奖。

投身外企

在其博士的第三个年头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和师兄一道去招聘会现场看一看。在招聘会现场,师兄到处去投简历,而他就毫无目的的乱晃,突然发现一张冷清的小桌子后面坐着一个70多岁的老头,老头的脸几乎被眼前的一大堆简历完全遮住。于是他主动过去跟他打招呼、聊天,从聊天中他知道这个老头是个犹太人,需要招一个工程监理。他们聊得很投机,从工作到生活、从经济到政治,聊了很长时间。最后老头问了一句:“你是来找工作的吗?”朱荣辉点了点头,老头说:“那你明天来我们公司上班吧!”。这就是他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德国Philip—Holzman公司。这是一家著名建筑公司,当时负责建设北京燕莎中心。

来到公司以后,公司才发现他根本不是学建筑的,而是学机械的,参加招聘会也不是为了应聘工程监理一职。就在这样一种机缘巧合之下,他投身了外企。刚去的时候,公司安排他负责工地清洁。一个清华博士,被安排去当清洁工,一般人会觉得这是耻辱,也根本就不会接受。但他并没有向老板申辩,而是扛起大扫把,和几十名农民工一起下了工地。他一丝不苟地打扫每一个角落,并充分利用清洁工出入的便利条件,认真地研究一个高档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建筑是怎样构造的。高档建筑物内管道密密麻麻,仅水管就有若干种,什么冷水管,热水管,蒸汽管,中水管,空调水管等等,要搞清楚它们的走向、作用和控制方法,对于不是学建筑的朱荣辉,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就是凭着一种无畏的精神,他渐渐的对整个建筑工程熟悉起来。有一天早晨,工地的地下室突然跑水,眼看就要淹没安装在地下室的许多贵重设备,将带来巨大的损失,现场的中外工程师们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这危急关头,朱荣辉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去处理,大家都屏声静气的盯着他潜入水中,找到一个阀门,奋力把阀门给关掉,几分钟后,跑水终于被止住了,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外方的尊重。六个月后,他被提升为副总工程师;九个月内,三次被提拔,直至工程总监,负责投资34亿元的燕莎工程,当年,他才27岁,这在中国建筑界是少见的。尤其是对不是建筑专业出身的他更是难能可贵。这是他外企事业的开端,这也印证了他的一句话:只要练就一身本领,就会出手不凡。

1992年,摩托罗拉公司在华发展,利用其雄厚的财力到处挖人。朱荣辉,时年29岁,已经是德国Philip—Holzman公司北京燕莎中心工程部总工程师和工程总监,自然进入了摩托的视野,这一年,他放弃了德国公司的高职位,选择了摩托罗拉。

进入摩托罗拉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是其凭借着一身的本领依然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当时在摩托罗拉,对于他,有这样两个破例。一是摩托罗拉所有员工不能留胡须的规定,但是他打破了,留着类似关公一样的美髯。二是开创了摩托罗拉离职员工不能被返聘的先河。当第一次见到朱荣辉,肯定会关注其不同于常人的外貌,类似关公的美髯。这当然有其遗传的因素在里面,但还有两点不为人知的留胡须的原因。他崇拜关公,深为钦佩其品格,诚信、仗义也是他所追求的。外貌往往是一个人品格的反映。还有留着胡须也是一种对自然的追求。返璞归真、追根溯源亦是其所追求的。他在摩托罗拉一待就是6年,直至1998年任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大中华区高级营运经理。他不满足于现状,毅然辞职求学海外。

求学海外

1998年,朱荣辉辞职以后,自费求学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攻读EMBA。这是全球大学里第一家商学院,在商学院当中是首屈一指的。来到美国,又是从一个全新的领域开始践行其理想:学成归国,报效国家。在美国求学期间,他学习和研究商业实践的各个领域,包括全球策略,金融,风险和保险,卫生保健,法律与道德,不动产和公共政策等。其领导能力,企业家精神,商业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也在这个阶段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在摩托罗拉的6年岁月中,有过3次离职的经历,其中都是因为其出来创业。虽然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也为其在沃顿商学院求学期间能够更好地将商业理论和商业实践结合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沃顿商学院的三年,是一个总结、升华、蜕变的过程。

求学之余,他还用心去感受美国,文化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对当时克林顿政府提出的E-government有浓厚的兴趣。虽然身在美国,他却时刻关心和关注着祖国的成长和变化。三年以后的2000年,毕业于沃顿商学院,凭他的资历和背景在美国找一个诚心如意的工作肯定没有问题,但是他此时毅然做了这样一个决定:回国创业。

归国创业

2000年,朱荣辉学成回国,最初的想法是打算在国内创办一家互联网企业,再到美国融资上市,但是适逢互联网经济神话泡沫破灭。创办互联网企业的想法也就无法实现了。但是在其为注册公司,骑着单车准备材料跑各个部门的时候,一个新的想法产生了。这个想法就是做电子政务,国外叫E-government,提高政府审批效率。当其将这个想法和时任北京市中关村数字园区主任马林交流的时候,二人一拍即合,完成中国第一数字政府“中关村数字园区”,并且创建了北京美髯公科技公司。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有这样两个故事足见其对国家发展的一片赤诚。2003年,SARS来袭,举全国之力抗击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感染病例多少?疑似病例多少?这些数据都不是很明晰。在这个时候,朱荣辉领导的美髯公科技肩负起完成这样一套软件系统,能够实时更新病例详细数据。那段时间,他们吃在公司,睡在公司,整天去北京疾病控制中心,公司员工有顾忌SARS不愿意到现场的,他不戴口罩带头往现场跑。在他们这样的努力之下,7天以后这套系统就完成并运用于后面抗击SARS的整个过程中,为成功抗击SARS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2003年,朱荣辉获北京抗击SARS突出贡献奖。2008年5月12号,人们都会记得这样一个国殇之日,汶川大地震悄然来袭。大灾过后有大爱,无数充满爱心的人们,相关单位,公司都捐赠了不等的钱物。那么如何才能知道所捐钱物用得其所呢?美髯公公司又着手开发了捐赠钱物跟踪系统,可以准确的知道捐赠的钱物用在什么地方。

当朱荣辉在谈起这两个故事的过程中,他说到:“在做这两个系统的时候没有考虑过赚钱,就当是为政府为国家做了一点贡献。虽然后来政府考虑到他所做的贡献,补贴过一些钱,但是能够为政府为国家出一份力,那才是最重要的。在清华十一年的时候,家里不用拿一分钱,都是国家出钱在培养我,我博士毕业去了外企,再出国留学,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报效国家的机会,这些事情只是为政府为国家做了一点小事。”

朱荣辉领导的美髯公科技公司虽然一直在做电子政务,但是他自己一直没有放弃自己机械的本业,自己投资了4000多万元用于开放液压节能汽车。2005年,他创办了创世奇科技公司,专事开发节能汽车,追逐心中的梦想。他说到:“如果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做成了这样的节能汽车,世界汽车行业里将会有我们中国人的名字。”

美髯公科技公司的英文名称是Miracle,创世奇科技公司的名称是从创造世界奇迹而来。这也代表着他那颗勇往直前,不满现状,创造世界奇迹的心。

结语

2009年,46岁的朱荣辉,依然行走在梦想的道路上。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脚踏实地的作风,还有那颗无所畏惧的心。

参考文献:

[1]大鹏展翅飞九天,王深根,2008

[2]http://www.miraclesoft.com.cn/

[3]http://www.bjcsq.com/

王成彪:务真求实的师者风范

单位:精仪系 作者:徐天保 韩见

王成彪 校友简介:

王成彪校友,1984年至199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获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兼任表面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大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主任。

2009年4月23日上午,天空中飘着小雨。精仪系校友访谈小组来到了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王成彪院长的办公室。刚一见面,看到王院长和蔼可亲的面容,紧张的心情马上缓和下来。王院长亲自为我们倒茶,只感觉心里暖烘烘的,刚才一路的寒意似乎消失殆尽。就这样,访谈在一种舒适轻松的氛围中展开了。

艰苦奋斗的清华岁月

整个访谈的过程中,最让我们敬佩和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王院长艰辛的求学之路。也正是在清华的几年学习和研究生活,为他以后在学术事业上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只读了四年多,初中和高中的课程都是自己在宁夏农场干活等到太阳落山了才挤出时间学的。后来参加宁夏水汶地质队,当了两年多钳工,从此深深的喜欢上机械专业,1977年恢复高考,王老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地质学院机械专业,1982年获工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于机械教研室任助教。凭着一股求知的欲望,1984参加了清华大学机械助教高级研修班,除了正常的课程安排,王老师还另外选修了8门课程,良好的专业基础也为以后的学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5年考上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研究生,他又要学习十几门课程。课业负担很重,可能得凌晨两三点入睡,六点就起床了。

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在清华这一段艰苦的岁月。从王院长的经历中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一方面,王院长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那一辈在文革时期失去了很好的学习机会,然后一直追求真理的他对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还跟我们谈了在农场和企业工作时的情况,当时自己身边有很多大学生,尽管当时的知识分子地位很低,但是在他心中却非常的羡慕那些知识分子,可能那个时候他已经下定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去大学念书。另一方面,王院长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回忆自己在清华读书的时候可能就出过三四次校门,只知道火车站和颐和园怎么走。那种投身于科研的劲头可以让他天天呆在实验室学习和科研而不知疲倦。他心中对于苦难的理解远远比我们深刻得多。你有过四五天吃不上饭快饿死的经历吗?你有过走在沙漠里没水的日子吗?你有过从早到晚干体力活没时间休息的体验吗?这一些王院长都经历过。曾经的苦难已经变成巨大的财富,学习根本算不上什么吃苦。

当时听了王院长的一番话,心中自觉愧疚。身为清华未来的希望,我们或许应该更多的从校友身上去感悟,去实践。

在清华学习的过程中,让王院长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吴宗泽老教授,他能够把非常枯燥的机械零件讲得有声有色。还有我们的温诗铸院士,他就像学术界的泰山一样,让人敬畏。这些清华的老师在育人方面都做得很棒,王院长也非常想念自己在清华的学习经历和师生感情。

多干实事的求实精神

王院长本人是一个特别求真务实的人。他一直跟我们谈到的就是清华的这种干实事的精神传统给他带来的影响。

从清华毕业后,王成彪校友去了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后流动站。1993年得益于在清华七年扎实的知识功底,王成彪校友很成功的完成了一些企业的注铝模具脱模等项目,当拿着自己赚的一麻袋36万元现金回到家里的时候,父亲还以为他做了什么坏事,坚持要求把钱送到学校去。校党委也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笔钱,不敢随便接收。最后王成彪校友觉得应该为学校的科研环境做点贡献。用这笔钱,买了几个表面处理、显微镜等设备和一些实验工具。当时他自己掏钱买设备的事情打动了校方,学校打算给他分配一套实验室。鉴于在科研上的突出贡献,1996年他被破格提升为教授。

王成彪校友身上有着一种神奇的清华精神,他把清华的精神带到了地质大学,稳扎稳打,给工程技术学院带来了完善的科研环境和科研精神。

我们一直在追溯这种清华的精神,王院长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清华的牌子给清华人笼罩了一层看不见的光环。社会对清华人或许抱有更大的期望。清华人或许在刚开始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但是当他们一旦适应之后,清华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可以让人感觉到清华人强烈的后劲,清华人的学习能力可以让我们很出色的完成任务并游刃有余。

如今清华人已经遍布在世界各地,我们都坚信着一个信念:我们要把清华求真务实的精神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清华路在何方

在访谈接近尾声的时候,王成彪院长寄语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清华大学汇集了中国最优秀的人才,国家给予最丰厚的科研经费,清华大学在建立一个综合性的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要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尖端产品,为中国国家尖端科技方面突破关键技术,为企业提供实用性强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积极主动的承担社会服务功能,为经济的腾飞、民族的复兴贡献清华学子应有的贡献。

同学感悟

通过这次访谈,感觉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清华的校友身上都凝聚了清华人的精神,王成彪院长给我研究生之路提供了很多可以参考的地方,受益颇多。自己在学习上或许还不够投入,努力珍惜在清华的每一天。

郑力:博学广识 心系桃李

单位:精仪系 作者:李承明月 张淏酥 戴震宇

郑力 校友简介:

郑力,1986年和1991年分别获得清华大学本科和博士学位,94-96年曾在佐治亚理工大学访问,现任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常务副系主任,工业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力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生产与物流管理、生产系统分析和企业信息化。已发表文章超过二百篇,专著和教材5本,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和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北京市五一奖章,享受国务院特贴。2008年首届“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获得者。

走进郑力老师的办公室,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满屋的书,书架上自然是满的,桌子上,甚至地上,都有待整理的书,看到我们进来,郑老师停下整理的活,坐在桌前,亲切地接受我们的访谈,就在桌上,“我最喜爱的教师”的奖杯烁烁生辉。

博学广识——胸怀远大,脚踏实地

郑力老师从新疆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本科五年,四年半提前攻读硕士,硕士一年后就提前攻读博士。回顾在清华的学习经历,郑力老师觉得在清华的学习经历为今后的研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学生的时候,郑力老师非常认真的学习,郑老师说,当时就是特别想学更多的知识,自己对于老师也没有特别的偏好,觉得每位老师讲的都很好,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将每位老师的课程要求做到120%。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没学好的,就会发现最有用。知识的积累应该全面,才不会在要用的时候捉襟见肘。

在读本科的时候,郑力老师就广泛涉猎跟专业有关的各种书籍,当时,因成绩优异而获得一张图书馆外文图书借阅证后,就利用暑假的时间,到阅览室,查阅完了每一本外文书,受益匪浅,回顾那段经历,郑老师说,知识有时候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你正在找的专业知识,很有可能会出现在另外一个相关度并不大的学科领域书籍中,专业深度是研究生应该追求的,但广泛涉猎对于研究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也很重要。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然后创造,在学习期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硬技能,即在专业方面的知识、能力。郑力老师从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经历、感悟出发,娓娓道来,这些话语,听起来虽平和,却有力,虽平淡,仔细琢磨,却另有一番深意。做任何事情,首先心中要有目标,要为主要目标去做,而不能本末倒置,为旁支细节去分散精力。现在的研究生的优点是视野特别宽,知识结构很宽泛,但也有缺点,就是不专注,不专注对于工程类的研究特别危险,要深入做学问,就要学会踏实,脚踏实地的做事。

郑力老师与我们分享了近几年来与来学校招聘的单位接触,企业对学生能力要求的一些信息,大多数企业都很重视清华的学生,因为清华学生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但同时,郑老师也告诫我们,切不可因此而好高骛远,要真正做好事情、做大事情,还是要从基层做起,只有从基层做起,才了解基层民众所想、所需,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做研究也是这样,地基不牢,是很难建起学术的高楼大厦的。

郑力老师工作非常繁忙,在研究上成果特别丰富,那如何做到科研与工作并重,同时做的很好呢?郑力老师的回答很朴素,那就是多花时间,多花点时间就能做好这些事情,但要有效率,目标明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胸怀远大,脚踏实地,清华学生应该有,也确实有的品质,郑老师以此勉励我们,也希望所有的清华学生继承清华精神,做杰出的清华人!

心系桃李——累并快乐着

做老师已有17年的时光,梦想却是从小就有了的,受母亲的影响,郑老师从小就喜欢当老师,当时由于留校工资特别低,留校的人很少,郑老师却没丝毫犹豫,就决定留校,并一直在工作岗位上辛勤经营17年,当被问起累不累的时候,郑老师笑道,累,但很快乐。

做老师从来就不是轻松的活,责任重大,时间、精力的消耗都特别大,就在我们采访郑老师的时候,郑老师就接了好几个电话,有个电话是学生打过来预约的,郑老师似乎已经习惯了学生的电话,即使工作再繁忙,也会抽出时间来与学生聊天,谈心,指导学生。

谈及指导学生时,郑力老师认为,学生进学校的时候都是优秀的,在出学校的时候,我们也要努力使其保持并发扬自己的优秀,做的不好,那只能是老师的问题,学生都是好的。跟学生谈话,是指导他们,有时候也是在向他们学习,比如QQ,郑老师指着电脑说,就是学生帮他装的,学生说,装上QQ就更方便联系我和跟我聊天了。

学生的事情,对于郑力老师来讲,总是重中之重,学生的要求,郑老师总会尽力去做,生活上,郑老师和气、通融,但在学术研究上,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只有严格才能让学生学到东西,现在严格了,学生也许会抱怨,但毕业后他会感激你,郑老师指导过的一个本科做毕业设计的学生,非常聪明,但不怎么用功,郑老师对他非常严格,要求他天天来实验室,亲自督促学生编写程序,后来,学生感叹道,本科四年就数毕业设计学到的东西最多,在去了美国求学后,又给郑老师写信,讲述在美国遇到的不愉快的经历,提到如果不是当初在毕业设计时学到的编程技能,恐怕在遇到困难时就得被迫回国而不是凭借当时学到的技能自力更生了,言辞之中充满了对郑老师的感激。

心系桃李,郑老师不仅对自己的学生关怀备至,对于清华学生的整体发展也非常关注,在郑老师心中,看到学生成长、成才是最幸福的事情,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是清华今后继续、持续保持国内、国际研究领域领先水平的重要保障,而做好培育工作,则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最后,郑老师以“积跬步而致千里,争朝夕以展宏图”勉励我们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胸怀远大,脚踏实地的积累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厚积薄发,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郝群:巾帼英雄 科研先锋

单位:精仪系 作者:丁铭(文) 张丽琼(摄)

郝群 校友简介

郝群,1998年3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赴日本进行合作研究,被聘为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2003年破格聘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同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4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 EI收录5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北京市精品教材1部;2005年获第八届“中国兵工青年科技奖”;2006年被评为北京教育创新标兵。

初见她,高高的个子、和蔼的笑容、满脸的亲切。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北京市教育创新优秀标兵,2003年“跨世纪优秀人才”……头顶着如此多光环的清华校友,比我们想象中更平易近人。朴素、自信、干练,让人感受到阵阵知识的厚重感。

她就是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副院长郝群教授,清华大学精仪系93级校友,一位一直为军民科技的进步不懈努力的巾帼英雄。

“清华带给我的,不单单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全面素质的提高。”

郝群老师是清华大学精仪系93级校友,1998年3月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到北京理工大学工作至今,1999年晋升副教授,2003年破格晋升教授,2004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问到对清华最深刻的印象的时候,郝老师说:“清华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印象最深的就是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校训,这句校训不管是在求学还是工作期间,都给我很大的影响。”或许是因为这句校训的激励,郝老师在清华出色的完成了学业,至今一直活跃在国防科技第一线上。

“在清华,我们不单单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清华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可以放开眼界,与外界交流,接触到世界一流的大师,了解到世界科技的前沿。同时让自身的素质得到了一个全面的提高。”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郝老师当年经常组织系里的文娱活动,还担任了机械制图课的助教,参加了很多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都对我的能力有很大的锻炼,在清华的积累,也为我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时间总是有限的,我把别人休息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当我听到这句质朴的话时,一语难表心中佩服之情。虽然是一位女性,但是她的工作做得毫不逊色。

多年来,围绕着光电检测、光学和精密测量研究领域,郝老师的研究工作已经扩展到军、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多个层面。她首次提出了虚拟干涉和部分补偿非球面测量概念,并将其综合用于解决诸如深度凸非球面检测、光学系统过程装调监测等难题,对解决非球面光学元件的制造与检测难题有紧迫需求,该项研究特别受到了航天领域的高度重视并对此投资研制实用仪器,现仪器已研制完毕并在航天领域开始应用。她还与国际间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日本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合作,开展了微小生物仿生研究。她参加了我国载人航天二期XX分系统的系列评审工作,是我国载人飞船神州系列XX系统复核复算专家。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防科工委重点、重大基础科研,总装预研等项目资助。郝群教授在微型成像系统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受到国防科工委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研制的样机指标被评价为达到美国国防部机载侦察局提出的同类研究水平,研究成果被评价为具有创新性,可为微型武器系统提供“眼睛”。在虚拟现实领域,她首次提出并研制了基于神经生物学、可利用现有显示器件合理兼顾虚拟场景视场和分辨率,大大提高虚拟现实系统浸没感的高分辨率插入式头盔系统。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打破先进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垄断、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目研究结果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价为优。

不仅如此,在如此繁忙的科研的同时,郝老师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并承担了繁重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现在,她主讲1门本科生学位课、1门硕士生学位课和1门博士生学位课。 “不管再忙,我都会安排时间与我的学生进行交流。”郝老师指导的研究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1999级一博士生获得了2003年全球唯一的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颁发的“Michael Kidger奖学金”,并于2006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0级一博士生获得了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育苗奖励基金;2002级一博士生则获得了05年“中国优秀理工科学生奖学金”赴西班牙马德里科技大学合作研究。

当我们惊叹于郝老师工作如此繁重而又优秀的时候,她的一位学生告诉我,郝老师让人敬佩的远远不止这些,郝老师现在担任了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在行政管理岗位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勤奋,思考。”郝老师对我们的回答简单明了。她把很多休闲娱乐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在事业的起步阶段,郝老师经历着与大多数人同样的困惑和挫折,但是咬咬牙,就走过来了。“凡是都要用脑子,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句平实的话,娓娓道来了这位年轻的女科研工作者十几年的奋斗历程。

“锻炼自己从一个研究生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

在博士期间,郝群教授也同样遇到了很多困难和迷茫。“最重要的是积累,积累的多了,也便有了悟性,做科研自然也有了思路。在研究生阶段,要养成严谨的习惯,从一名本科生到独立完成科研任务,实现从学生到科研工作者的过渡。”

一个小时的访谈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却带给我们了无穷的回味。坚强、求实、严谨、勤奋,这些简单的字眼,已经无法完整地描述这位巾帼英雄十几年的奋斗历程。正如郝老师所说“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为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强大贡献自己微薄之力”,这就是对清华精神最好的诠释。

刘海涛: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单位:精仪系 作者:商院芳 韩见 黄玲玲

刘海涛 校友简介

刘海涛,男,1996年9月考入我校精仪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0年7月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同年9月免试保送清华大学精仪系攻读光学工程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清华大学“学术新秀”提名奖,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等。2005年1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光学工程专业,随即去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任教。已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一篇作为第一作者刊登在2008年4月10日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杂志《Nature》上。他获得了2008年“吉尔-卡恩奖”,首届“ 金国藩青年学子奖学金”等,现为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微纳米光学、衍射光学等。

因好读书而读之,方能博览无余,乐在其中;

因奇见闻而索之,必然潜心钻研,趣由心生。

增知长识,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谈到大学期间最难忘的课程,刘海涛提到大一时修的扈志明老师的高等数学最令他难忘,扈老师上课时不是将公式、定理灌输式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详细讲解其推导过程、来龙去脉和证明技巧。虽然这门课大家考的分数都不高,但是都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独立演绎的能力。这门课对他今后深入的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

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刘海涛主张学习知识应该是出于喜欢、感兴趣(不是狭隘的兴趣)而大胆地去学,而非出自功利目的,有用才去学。从功利的角度来看,有用才去学的话,谁能预料自己十年、二十年后会用到什么知识?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鼠目寸光到后来后悔的总是自己。

对于研究生是应该构建较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是就自己的研究项目在几个点上深入的问题,刘海涛从自己的科研经历出发,建议研究生低年级同学应该致力于知识体系的建立而非局限于自己狭窄的研究课题。如果局限于课题狭窄的空间,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博士几年做了两个课题,局限于几个点,那博士学位完成后获得的也只是零散的、孤立的、不能予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知识。而有了完善的知识体系,深入学习该体系下具体知识时就会很好理解。虽然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不同,但是其研究思想、研究方法等是相通的。完善的知识体系,很有利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今后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可能会更容易的想到用相关的知识去解决。纵观历史上重大科学发现,有许多是科学家捕捉了瞬时思维火花、实验异常现象等的产物。如果科学家们没有广阔的知识体系,他们就会与这些转瞬即逝的机遇擦肩而过。

因好读书而读之,方能博览无余,乐在其中;因奇见闻而索之,必然潜心钻研,趣由心生。

初出茅庐《Nature》上崭露头角

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博士毕业到南开大学任教一年半的刘海涛经法中科学及应用基金会选拔推荐到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光学研究所进修。进修期间,他与法国科学家菲力浦?拉朗尼(Philippe Lalanne)合作,提出了解释纳米金属孔阵列的光学异常透射现象的一项微观理论。2008年4月10日的国际顶级学术杂志《Nature》上刊载论文介绍了这一微纳米光学领域的重要成果,刘海涛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科学界评论说:“刘海涛发展的理论,定量给出了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对异常透射的贡献,并且能够为相关器件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在亚波长光刻、光电探测、化学传感等方面有重要的潜在应用。”

刘海涛博士毕业,刚从一个学生走向科研岗位,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就做出了重大的科研成果,可谓年轻有为、宝剑初试锋芒。谈到在大家看来他非常不同凡响的科研经历,他平淡的说其实也没有什么传奇的经历,自己所做的不过是在实验室踏踏实实地做研究,在与导师频繁而激烈的探讨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他结合自己《nature》论文的研究经历,说:“在做这个成果的过程中经常与导师讨论研究,不断地讨论出新的研究方案和思路,脚踏实地,灵感来自频繁的探讨和思维的碰撞。所有的研究都是从简单到复杂,切忌一步登天。可能开始时问题并不明确,但随着研究和探讨的深入,问题和方法逐渐浮出水面。研究是在反复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深入和接近真理的”。

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科研的道路其实很单纯,不复杂。你所需要做的不是投机取巧,把心思花在寻找捷径上。或许运气好的话能够找到捷径,可是在你苦苦寻找捷径的时候别人可能已经研究出了成果。

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挑战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关键在于要有个好的心态,一浮躁不安,则进度益缓。“不急不躁,步步深入,心无杂念,只要努力下去成果总会有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刘海涛如是说。

从导师的学生到学生的导师

仅向性海涛校友量重大的科研成果,可算是。2004年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在读博士生,而如今他已然是研究生的导师。

作为学生的时候,他认识到导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学生则不能完全依赖导师。刘海涛强调说导师的指导是方向上的、一种高屋建瓴的指引。导师还会督促学生,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辅助学生而不是替学生克服困难。作为学生要经常和导师进行探讨。课题的进度主要靠自己的努力。在研究的过程中注意知识积累和继承实验室已有的成果。

做为学生的导师,他认为自己一方面希望学生为课题服务,另一方面学生在课题研究中能够真正学到很多东西,实现完成课题和汲取知识的双丰收。学长认为作为导师,要知道学生的研究进展,并予以指导。但指导不是代工,具体的问题还得由学生自己解决。在学生迷茫的时候,可以提供思路以供参考,同时也要给学生自由度。导师与学生是合作与分工的关系。

同时,他对年轻研究生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选好题,要充分调研,看这个课题有没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再者,后续的能力和努力非常重要;第三,导师给的文献要仔细阅读,自己也要多查找资料,确定方向的可行性,并对前景作出预测。在做科研过程中,也不能奉导师的话为教条,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选择其实很简单

皆道人生多岔口,每每遇之频挠首,临决愁如云长聚,悔时泪若水难干!人们总是期待着机遇,殊不知机遇的背后就是选择。面对选择犹豫不决,思前顾后,坐失良机的捶胸哀叹;选择后觉得后悔莫及的亦是梦中哀怨声不绝,醒时懒顾案上事。

刘海涛告诉我们其实选择很简单。他本科时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而研究生免推时他毅然选择了去光学所攻读博士学位。当问及此事时,他轻松的笑笑说:“我对理论很感兴趣,学数学时就喜欢推导定理,演绎公式,还旁听了量子力学等课程。我喜欢理论就选择了理论较多的光学工程,当时没有考虑太多别的,只是依着自己的兴趣选择,摸着自己的内心行走。”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选择的前提,凭着兴趣才能走得最远。

他当年的同学现在有在金融界、研究所、高校、Intel等名企、事业单位、中国移动等单位工作,很多待遇非常丰厚。谈到当年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行业,他说:“我对学术感兴趣,对研究感兴趣,而且觉得把自己的所学倾囊授予学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刘海涛校友的回答比我预料的更简单,几句简单的话就诠释了他朴素的价值观和平实的处世之道。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生

刘海涛在校期间和在工作岗位上获得了非常多的荣誉和奖励,如“王大珩光学奖”、“吉尔-卡恩奖金”、首届“金国藩青年学子奖学金”等,年仅31岁就晋升为教授。诸多的光环罩在他的头上、舆论载着他的名字漂洋过海。如果说荣誉是对一个人的肯定,那更是对一个人的考验。

试问如何在光环的萦绕下依然不为名利所累,在学术上保持活力?刘海涛平静地说:“荣誉和奖励是一种肯定,但是对过去的肯定,对将来丝毫没有用处。你不能沉浸在过去的成就中而不思进取,如果不努力,以后肯定做不好,那么那个时候你就会受到舆论的批评。”

做学问就像闭关坐禅一样,需要潜心钻研、心如止水,耐得住孤独,摒弃物质世界的干扰。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生”的境界。淡泊之志可以使一个学者成为科学界的一颗恒星,光辉永在,以一代科学大师的身份载入史册;而名利之欲则可以使一个学者只能成为科学界的一颗流星,昙花一现,以一个科学过客的身份匆匆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里可以写写他现在的生活,也即他得到名誉之后的平淡处之的态度,作为论证,也使内容上不至于“空虚”)。

脚踏实地,不因外界而喜怒更替,循着自己的梦想,守着自己的信念,抬头看着远方,在不远处就是天堂!

高士明:十年积淀 厚积薄发

单位:精仪系 作者:潘灏

高士明 校友简介:

高士明,男,1977年9月出生,博士、副教授。2000年7月获得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学士学位,2005年1月获得清华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清华大学研究生 “航天海鹰杯”学术新秀、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中日友好NSK机械工学优秀论文奖等多项奖励。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于清华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自2006年10月起担任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教师。目前主要研究非线性光学、光通信系统及器件、微波光子学、新型激光器等,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3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现为IEEE(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员。

值此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设立2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一批曾获得特奖的杰出校友,高士明学长就是这些杰出校友中的一员。高士明于1996年进入清华大学精仪系学习,2000年7月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1月获得清华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清华大学研究生 “航天海鹰杯”学术新秀、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中日友好NSK机械工学优秀论文奖等多项奖励。高士明自2006年10月起担任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教师,现为IEEE(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员。

水木清华 养我育我

谈到校园生活,高士明提到,清华最独特的是独立自主的精神,这是多数清华人身上具有的特质。清华大学是人才集聚的地方,可谓卧虎藏龙,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会不由自主地把个人潜能尽量发挥出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习惯———个人能够解决的事情会尽量通过个人的努力加以解决。这一点对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独立自主,清华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集体建设。事实上,在大学生活期间,班集体、辅导员、老师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本科班集体,全班同学都是各省市排名靠前的学生,大家学习都十分刻苦,跟住大家的步伐不掉队很是不容易,在此过程中个人的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在本科阶段,高士明曾担任制61班班长,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管理工作的繁琐和复杂,锻炼了耐心,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制61班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曾经获得“甲级团支部”的光荣称号。让高士明引以为豪的还不止这些,制61的许多同学至今仍时常联系,大家创建了自己的班级网站,都因自己是制61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和大多数清华学子一样,高士明在校期间基本上忙于上课与作业,到了高年级,课业日渐繁重,他仍然坚持每天复习功课,认真完成作业。闲暇的时候,喜欢听音乐,读新闻、散文、故事。

在清华生活了十年,有很多经历是高士明难以忘怀的。比如,当年和同学共同生活的日子,住在11号楼,吃在八食堂,在一教上高数的时候会和室友去照澜院吃包子,尽管这些事情已变得很遥远,但记忆却依然深在脑海。提到过去的生活,高士明回忆道:“清华校园这些年变化很快,增加了很多新建筑,原来去建筑馆上课要穿过小东门再走一段没有修好的路。现在东门已经成为了清华园的象征,漂亮了很多。但有时候我还是会想起那个不太起眼的小门,或许它是我十年清华生活岁月变迁的见证吧。”

在清华园生活了十年,在高士明看来,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当时很多白发苍苍的老校友回到了母校,可以让人深刻体会到历史的沧桑和百年名校特有的魅力。

事业启航 厚积薄发

高士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清华大学精仪系做博士后。随后,他进入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担任教师至今。由于一直是在高校的环境中工作,接触的也都是老师和学生,感觉和学生阶段还是很相似的,所不同的是感觉肩上的压力更大了:以前是和导师一起做研究,遇到问题可以请教;现在不但需要独立处理问题,还要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有时候感觉比自己做难度更大。

谈到特等奖学金对职业生涯的影响,高士明认为,获得特奖对自己在学术、科研方面的激励作用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信心和能动性方面。同时也有一种责任感,鞭策自己把科研再提高一个水平。获奖后,高士明在博士后阶段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全国同批获资助博士后仅有20人。

在走出清华校门之后,获奖经历对个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别人对自己过往工作的肯定上。“由于之前获得了清华大学的特等奖学金,新的工作岗位认为我过去做得不错,一些重要的任务也愿意交给我,因此获得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关于校友发展,高士明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清华大学的校友走出清华园以后,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甚至遍布国内外,北京之外的校友联系还不够紧密,学校可以在这方面提供一些交流机会,便于清华校友携手共创事业。

莘莘学子 悉心教导

谈到大学期间的积累,高士明提到,浙江大学著名校长竺可桢有句名言,说的就是大学期间应该如何度过: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要自己问问,第一,来大学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句话可能对所有大学生同样适用,回答好了这两个问题,就会知道如何安排大学生活。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做事先做人”,这一点正与清华精神不谋而合。“清华精神”正如清华校训所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厚德载物说的是人品,自强不息说的是态度。不管个人能力是高是低,人品和态度对于事业发展都至关重要。

社会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因而也就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同学们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应该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长,这样有利于发挥个人的能力和潜力;更为重要的是,应该结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把个人和社会统一起来,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清华人”不但代表我们共同拥有的在清华园求学的美好时光,也代表我们肩负的责任。对于学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也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同学的学业、社会的需要、国家的需求作为自己的责任。

访谈最后,高士明总结了他的一些心得:找准目标,充分利用清华的各种资源;勤奋、积极、坚持;博采众长、厚积薄发。话语平凡,却掷地有声,值得清华的每一位年轻学子好好体会。

于江:心态平和 执着追求

单位:精仪系 作者:史永敏 许默涵 李旭

于江 校友简介:

于江,中共党员,1999.9-2003.7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读本科;2003.9-2006.7年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读硕士。曾任班级学习委员,团支部书记,系学生会生活组组长,系学生会副主席,大四年级辅导员,年级党支部书记,学生会辅导员等职。在校期间曾获清华大学新生优秀二等奖学金,社会工作优秀三等奖学金两次,一二九优秀辅导员,启航人物等称号奖励。现工作于北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

于江学长现在的生活忙碌而充实,在航天的大舞台上尽情挥洒青春。重回母校,作为毕业不久的学长,于江校友非常谦和,不仅亲切讲述了自己在清华七年的经历与感受,更是非常耐心的解答了不少同学们当下非常关注的就业问题,为在校的学弟学妹带来了一个年轻的清华人初入社会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解答也反映着学长一直在思考,在努力,以平和、平凡的心态创造着不平凡的生活。

母校回忆 心存感激

在清华七年里,于江不仅仅非常注意学习专业知识,课程学习之余还参加了不少学生工作,在学校的七年,正是风华正茂,而回忆这七年的时光,于江心存感激,感谢父母,感谢导师,感谢同学。于江提到,父母的支持使他能度过平静单纯的大学生活,导师的传道授业使他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同学之间深厚的感情带给他快乐的生活,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观点,彼此之间开阔思路,交流想法,正是这种多样性,才使生活丰富多彩,精彩纷呈。

在参加的社会工作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自己在学生会工作经历,那段时间非常的忙碌,做学生工作必定会占用学习时间,本来能轻松应对的学习也将会有些压力。为了不在课程上落后,他在课上时刻提醒自己认真听讲,课后抓住一点一滴的时间去学习,也跟学长学习经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那段时间是他学生工作最多,但也恰是他的学习最好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事,挑战不是逃避就会消失的,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去面对才能做的更好。

于江正是以这种平和、平衡的心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真诚耐心的对待身边每一个人。访谈中,一位嘉宾曾是于江做辅导员时带过的同学,他说,同学们都亲切的称于江为“江哥”,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去找“江哥”,每次他都会竭尽所能的帮助同学们解开困惑,鼓励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另一位嘉宾在访谈中回忆了自己参与学生会竞选时于江学长给予的支持与帮助,言谈中对“江哥”的鼓励与支持充满感激。于江也提到学生时代朋友的感情非常的可贵,大家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缘分,真诚对待周围的同学,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回首在清华七年充实的生活,于江说清华的精神与传统是母校给予他的最大的财富。在清华七年的经历,在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下形成的良好的校园氛围,让他深受感染,每一个清华人或多或少都会携带清华的印记,并会在之后的工作生活中受益。他认为“清华光环”在带来了压力的同时也会带来动力。作为清华人,这个由历届清华人创出的名号会带来不一样的机会,同时在工作中也会被给予更高的期望,如何秉承清华人的优良传统一直鞭策着于江学长努力奋斗,一丝都不敢懈怠。

初入社会 坚定执着

在访谈中,提及航天五院的求职经历,学长坦诚,也曾有过很多曲折,当时也收到了航天五院一个研究所的拒信,但他没有动摇过。找工作的时候于江目标非常明确,虽然当时也有其他一些单位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他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航天五院。谈到自己的选择,学长说最重要的是想做点对国家有益的事,不想碌碌无为地过一生。

正是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以及这样的一份执着,使于江学长最终到达了自己期望的单位。于江学长初进航天五院时从事技术,后来因为单位需要与自己的选择,转做人力资源工作。对于转行,于江认为与自己的初衷并不矛盾,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有助于人力资源工作。有了专业知识能更容易了解本专业的人才类型和需求,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会更加得心应手,经过尝试,自我感觉也还做得不错,希望能以另外一种方式对航天事业有所贡献。谈到抛弃技术工作是否有所遗憾的时候,于江开玩笑地说不一定今后就不会做技术工作,自己的技术还是相当不错的,就在前不久还有人希望他能去做技术工作。总之,能对国家,对航天事业有贡献的工作他都会愿意去做,对于工作中的挑战,他也非常乐观的对待,将之看成激励,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升自己,全面发展。

于江选择了航天事业,最终航天事业也选择了他。在这个大舞台上,于江正以自己的努力逐渐将一个清华走出的航天人的形象勾勒清晰。

求职就业 娓娓道来

访谈中,同学们也根据自己目前的困惑,问到了不少就业方面的问题。比如有同学问到五院的状况,学长根据自己的了解一一作了介绍,并对航天方面其他的研究院也作了介绍。同时于江学长也给出了一些择业求职方面的建议,学长认为国企与外企的差异还是较大,不仅涉及待遇、职称问题,更会深入涉及不同企业的文化转换与心理落差问题。但是工作是个人选择,不应该只用钱来衡量的,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合适的,要做有意义的事。

对于同学出国与就业方面的问题,学长首先说他非常认可他在就读时学校提出的“我的事业在中国”的就业引导理念,当时就没有想到出国,现在让他选,他也不想出国,但学长同时也非常客观的提到,对于科研学习,在国外也许可以得到更为系统的训练,至少语言方面肯定可以得到提高,但究竟适不适合自己,一定要思考清楚。对于同学对光学方面就业前景悲观的思想,学长根据自己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经验,告诉同学现在航空航天方面、船舶方面等对光学人才的需求比较大。

总结学长在就业与职业规划上给同学们的建议。一是要多思考,首先要了解自己,也要了解自己想去的企业;二是可以适当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比如加强人文方面的修养等,作为工科生是有必要的;三是加强外语学习,学长提到,在学校里可能感觉不到外语好的优势,但在求职时,外语好的人会非常的突出,而且现在各单位随着对外业务的增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很大。

于江学长的亲和与同学的热情,促使访谈的气氛始终非常愉快,甚至对于同学对私人问题的好奇,于江学长也微笑着说起自己的故事,学长对感情的理解与坚持也让在场同学非常的佩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以平和的心态追逐自己的梦想,坚定地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学长最后寄语学弟学妹们要相信自己,清华的学生到哪里都是最优秀的!

梅贵:签约长春光机 共创机械明天

单位:精仪系 作者:韩见

梅贵 校友简介

梅贵,中共党员,2002.9-2006.7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读本科;2006.9-2008.7年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读硕士。曾任机24班班长、机2党支部书记、精硕061党支部书记。

梅贵,这个在清华学习和生活了整整六年的阳光男孩,曾经担任过机24班班长、机2党支部书记、精硕061党支部书记。他即将奔赴长春光机所开始人生新的征程。在采访过程中,笔者充分感受到了他平和的心态、踏实严谨的做事风格,以及对事业的执着。

找准定位 坚定信念

作为一名清华研究生,职业选择可以有很多,包括科研单位、国企、外企、行政单位等。通过剖析自己,梅贵说自己很喜欢安静,喜欢探索问题,适合科研院所一类的工作,而不太适合外企。因此在找工作之初梅贵就确定了几个意向:长春光机所、航天三院、航天五院、绵阳九院等。长春光机所在系里做的宣讲,让他充满了期待。

一份执着的心态使得梅贵在就业时多了几分从容,因此梅贵找工作的经历倒不曲折,但是他也坦言,最初看着周围的人都在尝试各种各样的工作,自己心里也有过茫然,后来通过搜集信息、参加系里的就业指导讲座,逐渐把心态摆正了,搞清楚了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工作更吸引自己。凭着一份执着,在与长春光机所招聘人员坦诚的洽谈后,梅贵当场签约。

选择了一个位于东北的科研院所作为自己事业的起点,梅贵说他没有把地域作为择业考虑的第一要素,“我在找工作时没太关注单位的所在地,留在大城市可能是中学生时代的想法吧,大学以后成熟了许多,毕竟我是去寻找一份事业,不是为了留在哪里才去找工作的。”

启航,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梅贵是06级研究生签约比较早的硕士研究生,之所以这么顺利,梅贵觉得与精仪系的就业引导密不可分“系里在就业引导方面做得比较出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找工作不能跟风和盲目,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做选择,同时也鼓励我们去国家的重点科研、国防单位”。

精仪系一直以来以“充分就业、优先重点、控制热点、合理流向”为就业引导工作理念,并将工作落到了实处。因为具有共同的专业领域、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近三年来,精仪系一直与长春光机所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和交流,并将其作为对口就业资源,连续几年均组织学生赴长春光机所进行暑期实践、短期实习等活动,并邀请长春光机所的副所长为精仪系的同学进行专业教育,邀请王家骐院士为同学们做专题报告。2007年10月,精仪系党委还聘任长春光机所人事教育处副处长黎虹就任精仪系就业指导老师,对同学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予指导。这一系列的就业引导工作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精仪系长期持续的就业引导工作为梅贵同学的就业、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系里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周瑞增老师也非常关心梅贵的签约情况,亲自与他谈话,更加坚定了梅贵到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就业的信心与决心,只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更好地完成祖国赋予清华人的使命。

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梅贵的家庭状况不太好,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择业,他说:“家庭状况只是父母辈的现状,自己的未来还是需要自己把握,最不理想也就是对我没有支持罢了” 。关于未来的期待,梅贵说“就是能做出点成绩来吧,说不上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贡献,总之对得起母校的培养”,很朴实的话语表达了自己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以实际行动回报母校的决心。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批又一批的清华优秀学子离开了母校,奔赴祖国各地、一展宏图大志;又有一批批的新鲜血液补充进来。作为一个过来人,梅贵希望清华的师弟师妹们在校期间踏实做人、严谨做事、努力科研;在找工作的时候“认清自身,切忌盲目、跟风 ,牢记母校‘行胜于言’的训导,这样在择业的时候,可能就会有很好的选择了。”

长光所是中科院众多科研院所之一,承担了许多国家战略需要的高科技创新研究项目和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梅贵同学的签约实现了几年来精仪系同学签约长春光机所的零的突破,是精仪系近年来就业引导的一项突出成果。相信有了梅贵同学的身先士卒,一定会有更多的同学前赴后继,精仪系与长春光机所的紧密联系还将继续保持,共同创造精密机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