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第285期(精仪系)博士生学术论坛圆满闭幕

11月20日下午,随着清华大学第285期(精仪系)博士生学术论坛最后一场分论坛——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分论坛的顺利结束,本届博士生学术论坛也圆满落下帷幕。机械制造所融亦鸣、朱煜和吴丹老师出席分论坛,李永健老师出席论坛闭幕式。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分论坛充分体现了精仪人“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创新”的科研精神。会坛一开始,融亦鸣老师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为在座学生展开了一场深刻而精彩的科研报告。融老师的报告主要就社会责任、新形势下对工程提出的新要求、工程教育发展及方法论以及立志为社会和人类发展做贡献等方面进行论述,同学们深受启迪、获益良多。

融老师在报告中指出,从20世纪以来,工程事业就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进入21世纪以后,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很多问题的紧迫性,更对工程领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作为一名制造行业的科研人员,要“立足于现实需要,从‘需求’二字做起,有决心承担社会责任,为工程发展而奋斗”。同时,更要培养创新能力,善于发现新思路、新问题,为制造行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接着融老师又立足于博士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在座的博士生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大家明确自己的目标,成为领域内的专才;并且,在精于专业的同时,能够注重对社会文化的理解,增强自身的沟通交流、整合及管理知识的能力,为成为行业内的管理及领军人才,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而努力。融老师的科研报告深入浅出,富有感召力,在场博士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融老师做科研报告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论文交流。与其他分论坛不同,本场论文交流环节加入了专家导师现场点评与提问环节,每组讨论组均有本专业导师认真聆听同学做学术讨论,并细致而负责地提出疑问及建议,对学生进一步思索和提升起到了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下午,学术报告交流环节上,各位博士生通过ppt积极展示自己的学术探索及成果,并谦虚接受专家与其他同学的提问与质疑,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学术思维碰撞的火花灿烂燃烧。学术报告交流一直持续到16时30分,在场专家和学生一直保持着交流与讨论的热情,取得了非常好的交流效果。

论文交流图片

学术报告交流环节的尾声,三位评委老师对论坛各环节分别做了精彩的点评,并给出了非常有指导性的建议。

融亦鸣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在论文中,一定选择最核心的部分予以分析解释;而在综述中,要尽量以问题为线索,将前人研究与自己的研究区分开来,尽量增强叙述的逻辑性和客观性;在展示个人科研成果时,要重点交流 科研思路,而不仅仅是结果。”另外,他还建议同学们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时刻坚持谨慎的态度,切忌没有做出实际工作就在论文中使用“从理论上分析”、“优化”等字样,鼓励同学们敢于质疑并找到证据支撑自己的论点,这样才能有所突破。此外,朱煜老师与吴丹老师同时提到,希望博士生们能将博士生论坛报告与整个博士阶段的研究充分结合,做到“独立而统一”,而不仅仅是就一个课题的一次性汇报。

分论坛结束后,李永健老师对本届博士生论坛进行了总结。他在总结中对本届论坛予以了充分肯定,并对论坛上老师和同学们表现出的立足现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丰硕的学术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称本次论坛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一次成功的学术盛会”。

精仪系承办的清华大学第285期博士生学术论坛,历时2周,围绕“机、光、电、算、控”等多个领域的学术前沿、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在与会专家、老师和研究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各项议程,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