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3日上午,精仪系博士生论坛之光学分论坛在精仪系系馆4304室举行。精仪系光电所的孙立群、激光室的闫平和张海涛参加了论坛,其中张海涛在论坛开始时做了精彩的特邀报告。
张老师的报告主要是关于介绍“神光三号”中激光的技术研究,她细致地讲述了激光产生的机理、对激光进行处理的方法以及激光在工程上的应用等大家关心的问题,让大家对这一课题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通过对各位在场同学的采访可以看出,大多数博士生认为张老师的报告十分精彩,既有对整体思路的讲解又有对具体细节的阐述,让他们受益匪浅:相比之下,由于研究领域和知识水平的差异,一些硕士生觉得报告中所阐述的理论知识不易理解,但是通过认真揣摩,他们依旧从报告中学到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图为口头报告。
接着,在座的各位博士生和相关教授老师针对张贴论文进行了激烈的小组讨论。讨论中,同学们积极发言,认真、全面地介绍各自的论文内容和创新亮点。老师们用心倾听,精确、明了地指出各论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显而易见,这样的交流过程一定会给在场的各位同学带来无尽的宝贵经验。
图为小组讨论。
下午论坛进入了口头报告板块。徐春欣等18位研究生分别就各自的研究工作向大家做了报告,内容覆盖LED、纳米光学、激光稳频、原子光晶格钟、激光器回馈光及高功率激光器等众多光学工程领域,让大家了解到了光学工程方面的许多新进展及新型应用。各位研究生仔细深入的向大家展示了研究工作,同时台下的老师和同学们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一些疑问,整个报告现场讨论热烈。同时,他们还将对这些报告进行评分已选出最优论文。
曹良才老师为本次分论坛总了总结,他指出这样的学术交流十分有意义,有助于大家了解其他的工作,也提高展示自己研究工作的技能,同时他也指出了大家普遍存在一些不足,如对研究工作的历史追溯等。纵观这次的光学工程分论坛,可以说,这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对话。其中,思维的灵动跳跃和言语的简洁精练让整个论坛紧凑高效,而提问者的一针见血和回应者的对答如流又将论坛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相信,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极大提高精仪系光学所的整体科研水平,并为光学所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